www.sihuangsilk.com
www.sihuangsilk.com
www.sihuangsilk.com
丝煌

丝绸之路之流动的绿洲-果蔬香料篇

http://www.sihuangsilk.com 发布日期:2012-02-12 访问数:2533【字体: 打印本页
    自从“丝路”贯通的那一刻起,各种对中原 来说堪称新奇的香料、水果、蔬菜,借着这条绵长的丝绸之路,慕风远飏,源源不断地输人中土,逐渐融人中国的日常生活。有的更是被打上了鲜明的外来标记—“胡”。即胡桃、胡麻、胡萝卜、胡椒、胡蒜、胡葱……其实“胡”字在中国古代专指中原王朝北方边境的邻居,但到了唐朝,“胡”主要用于称呼西方人,特指波斯人,有时也称天竺人、大食人、罗马人为“胡人”。而未被打上标记的那些,经年累月之后,自然地融人了汉人的生活,继而改变了汉人的生活。
    葡萄,在夜光杯中变成了透明的液体。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果实,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用它酿成的酒。自汉使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北部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带回葡萄种子以后,葡萄酒对汉朝人而言还仅仅是一则传说,他们还没有学会酿制这种新奇饮料的技术。司马迁在《史记 大宛列传》中记载道:“宛左右以蒲陶为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首蓓。”汉武帝得到这种植物的种子之后,吩咐在离宫别馆大规模种植,最初是作为“形象工程”给人看的.因为“凿空”西域之后,外国的使节纷至沓来,为了让使节们在长安城居住期间,解除思乡之情,‘首先在各国大使馆旁边种植,后来才渐渐流传到民间。东汉时,虽然已经掌握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但少量酿制的葡萄酒仍然非常珍贵。公元647年,突厥的叶护唐太宗进献了一种马乳葡萄,紫色,籽校很大,并同时教授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唐太宗更在原来酿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酿出了一种八色的葡萄酒。
    唐代兼容并蓄的政治环境让唐人追求胡风的风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穿胡服、听胡乐、食胡食、饮胡酒一度成为风尚。葡萄酒成为唐朝的时尚饮料,唐朝有许多名人都是葡萄酒的追捧者。“数茎白发哪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杜甫喝出了几根白头发也舍不得戒酒。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至今日.葡萄酒仍是时尚、品位的代名词。只是当我们拿起高脚杯,品味葡萄酒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一丝来自绿洲的神秘气息。
    菠菜也是在公元647年随许多稀有蔬菜移植到中国的。由于被道教方士称为“波斯草”,这让菠菜看起来似乎来自波斯。不过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字慢慢就不大使用了。据史料记载,菠菜“火熟之,能益食味”。但是菠菜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解酒毒”,“服丹石之人食之佳”。换句话说,服丹药的道士们可以通过吃菠菜来抵消摄人汞化合物带来的不适。
    唐代流行至今的另一种时尚蔬菜是甘蓝。甘蓝最初是欧洲植物,显然它也是通过西域、吐蕃、河西走廊的通道流传到唐朝的。它作为一种能够“益心力,壮筋骨”的植物来介绍的。在所有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果蔬中,作用最大的莫过于17世纪由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马铃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豆”。原产秘鲁的马铃薯被输入中国后,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成为饥荒年景的救命作物,直至今天.西北高原的干旱山区还在大量种植。
    香料是指以香味为特质的物品。无论是取悦人还是取悦神,香料都功不可没。它可以让人们生活在香云缭绕的环境中,可以使人放松精神,从而赋予人超凡脱俗的意义,使感官享受的美感得以扩展。因而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经会在浴缸中添加香料;在衣服上佩戴香囊;在庭院里,在庙宇间香气弥漫、香烟袅袅。除了本土的香料,更多的异域香料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分享到:
共有[0]条评论记录【我来说两句】
我要评论 | 称呼:(必填)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文章搜索
关键词:
丝煌丝绸二维码
丝 煌 微 信 公 众 号
正品保证支持定做售后保保障支付保障
关于丝煌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合作加盟 | 丝绸知府 | 联系我们 | 切换城市
Copyright 2012 sihuangsilk.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杭州丝煌丝绸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1-88324042 传真:0571-85789537 邮箱:sihuangsilk@163.com 浙ICP备12018226号-2 工商执照
杭州丝煌丝绸:http://www.sihuangsilk.com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