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诞生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最早闪现的是蚕桑丝绸之光。它比人们已熟知的中国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要古老得多,而它对人类的贡献又绝不稍逊于这后起的四项科技发明。
中国丝绸不仅源远,而且流长,它就象中华的母亲—黄河、长江一样,从发源地的涓涓细流到中下游的辽阔江面,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注入那浩瀚的世界大洋。
关于丝绸的诞生,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螺祖养蚕”的传说。
追溯到四千七一百多年以前的远古时期。据传,那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有一天,中国黄帝轩辕氏的皇后西陵氏—嫘祖,在女侍们的簇拥之下,来到御花园中散步,抬头看见一位仙女飘飘地从天而降,移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而行。突然,晒在庭院间的马皮飞来,裹着仙女腾空上树,化为头似马面,身材细长的“虫子’,吐出闪亮的细丝,结成丰满的白色果实。那是什么东西呢?多么美丽的外形,还散发着一股葬香!皇后命令一个小侍女爬上树去,逐个地采摘抛下。凑巧有一个抛一在一位侍女为皇后捧着的盛热水的杯里。侍女很着急,怎么办,皇后命那个侍女从热水杯里把一果实”捞起来。没想到,从杯里捞出一缕纤细的丝来,又细又长,又光滑又轻一盈又柔韧。扮呀捞的,总是不断。皇后和侍女们看得着迷一了。皇后命侍女们把这些白色的“果实”都采下来,带回王一宫,放在热水中抽出丝来,然后又用灵巧的双手织成织品。多么美丽的织品!皇后把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既轻盈又舒适,真象天仙一样的美丽。黄帝看得高兴极了,就把这种白色的“果实”叫做“茧”,结茧的虫叫做“蚕”,蚕吃的叶叫做“桑叶”,从茧抽出的纤维叫做“丝”,用丝织成的织品叫做“绸”。于是,组织一批人,由皇后亲自训练,教他们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技术。从此,一种新的纤维—丝,和使用这种新纤维制成的织物—丝绸,就降临人世。
于是,有关丝绸的美妙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开始流传了。这在中国古籍《通鉴外纪》、《淮南子》等书上都有记载,一直到历代的农书上都复述着这一几乎成为经典的传说。我国历代人民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来怀念这位古代中国的伟大妇女——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