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针织品设计
真丝针织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档针织产品。具有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穿着舒适、艳丽华贵等特点,并对皮肤瘙痒症有明显的疗效,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我国目前真丝产品的组织,大多数为平针组织和双罗纹组织,花色组织较少。我国缫丝工业生产的生丝线密度一般为22.2一24.4dtex(20- 22旦)和44.4-48.8dtex(40-44旦),这种线密度的丝直接上机编织,需要较离机号,其产品很薄,透明度太高,不太适合衣着。因此,生产中常用上述真丝2根,3根,4根或5根一齐喂入编织系统。可在E28机号的舌针针织机和36-42机号的台车上编织。真丝针织品的编织前处理、编织和后整理与其他纤维的产品稍有不同,现介绍真丝产品的生产。
一、编织前处理
真丝有丝胶,刚性大,在编织时易产生脆断和漏针等残疵。缫丝厂一般以绞丝出厂,因此,针织生产用真丝,必须进行织前处理。
编织前的处理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1.湿法处理
将丝厂供应的简装生丝放在真空容器中,使溶液快迷渗透至卷装里层和丝胶内部.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溶液的pH值在6 左右,时间仅数分钟,对丝胶起软化作用,以利真丝编织。溶液为lOg/L太古油,俗比为1:10,真空度为8 x 104--8.6x 104Pa(600--650mmHg),抽真空3--4次.每次1--2min。处理后的真丝可直接上机进行编织。
2.干法处理
将绞装生丝放在溶液内浸泡18h左右,溶液内有柔软剂和泡丝剂,浴比为1:20,温度为40--50C0 . 浸泡后的真丝经烘干、倒筒、络纱后上机编织。
二、编织
1.在台车上编织
机号:40,针号361真丝44.4--48.8dtex×3,选用3路,机速为60r/min,平针组织.线圈长度为2.57mm.光坯干重75g/m2,这种产品较薄,现今使用44. 4dtex×5--48.8dtex×5,生产较厚的真丝产品,光坯干重128g/m2。
压针钢板是用高碳钢制成的,采用湿法处理的生丝,润滑条件差,对钢板磨损很大,在编织过程中易出现花针。改用锦纶1010镶头压针板。
退圈圈盘镀铭,防止生锈。
退圈轮(大挺)的沉降片换成压纱轮的沉降片,从而减少了退圈轮沉降片的负荷,并解决了断净针根等问题。
椭圆形扩布架放大7.5cm.解决丝织物门幅比棉织物大的特点。且扩布架镀铬,防止生锈。
牵拉辊用表面拉子的像胶布包裹,防止原牵拉辊上的砂粒钩丝。
卷布辊的重量增至8kg,克服真丝坯布打滑和不易卷取的现象。
车间温度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时,生产正常。
2.在双面舌针针织机上偏织
选用zs型针织机,简径为508mm(20英寸),机速为21 r/min,机号为28,双罗纹组织,真丝线密度44.4dtex×2/48.8dtcx×2,光坯干重110g/m2。生产中由于舌针上的针槽和针筒容易嵌上剥落的丝胶而无法正常编织,因此,对织针的针头和针筒需定期进行清洗和缩短检修周期。同时为避免机器生锈,真丝编织前处理只能采用干法。
三、后整理
1.精练
真丝针织坯绸精练的目的是为了溶解丝胶而不损伤内层丝纤维素,同时还除去坯绸上的油污。从理论上说可以采用酸性或碱性溶液脱胶,实际生产中为避免丝素的破坏,一般都采用碱性溶液脱胶,有的采用快速精练剂脱胶,使精炼工艺简便。采用常温常压溢流染色机进行脱胶,可使坯绸脱胶均匀,容易控制脱胶率,精练后的坯绸弹性好,手感柔软,基本上消除了白雾、压伤等疵点。
2.染色
真丝针织坯绸可采用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进行染色。由于弱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色谱较为齐全,活性染料的色牢度较好,故使用较为广泛。
3.防静电和抗皱整理
防静电整理主要是为了减少后道工序由于静电作用带来的操作麻烦,目前使用SN防静电剂,用量为坯绸的0.7%--1%左右,浴比为1:20,在40℃的处理液中浸澤15min.
抗皱整理也称免烫整理,主要是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和对折痕的恢复能力,以增强抗皱性能。可采用Si--10胶伏柔软剂,用量为2%,在温度为40℃条件下,浸泡20min左右,表面吸附效果较好。
4.烫整理
圆筒真丝针织物在呢毯整理机上整理,效果较好,门幅可轧大一档,整理温度为110℃,车速为5--8m/min。如为剖幅印花真丝产品,则采用针夹拉幅定型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