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简介
公元前二世纪前后,也就是秦末汉初之际,活跃于漠北蒙古草原地区的匈奴势力空前强盛,不仅威逼西域诸国屈服,而且在白登地区大败御架亲征的汉高祖刘邦。其后,西汉经过四十年的"文景武治",国力大盛。到了汉武帝刘徹时更是兵强马壮,名将辈出,谋士如云,创造了一段极为精彩的历史。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利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不仅使汉朝大军追击匈奴势如破竹,使其远遁漠北,同时开创了连结欧亚非三洲的丝绸之路,改写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史。
丝绸之路总长7,000多公里(14,000多华里),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有桑蚕丝技术、火药、指南针、冶铜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通过这条路也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同样的,西方及中亚的物产、佛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派)、伊斯兰教、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音乐、美术等也传入中国。丝路是以中国为起点的一条中西交通大动脉,是中国国力最强盛时代向外扩张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输出、中西文化交流、贸易交流的主要路线。丝路是以中国为中心向外辐射发展的路线。除了主要向西发展外,也向南发展到印度支那半岛和南洋各地,向东发展到朝鲜半岛,并渡海到日本。日本文明受丝路的启迪最大,可以说日本文化史正是通过丝路才引进大量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日本人藤堂明保(FUJIDOUMEIHOU)曾写着"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是中国三千年历史中心的两个古都,其中尤以公元前后的汉代与公元七至十世纪之间的唐代,在这东西古都绽开了亚州文明的花朵。" 日本曾派遣了十几次的"遣唐使"来访。从数千里之遥的西方,传来佛与佛教艺术到中国两古都洛阳与长安,由此东西文明相融合。然后,经由朝鲜半岛或经由海路波及于日本的奈良与京都。上下千余年光耀史册的丝路,其中大半时间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出汉唐的光辉。
由中国丝绸之旅国际互联网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