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共同作用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
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当然也包括丝绸。
实际意义上来讲,这两个将中国古文化和古文明推向了世界,丝绸与陶瓷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二件宝物,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1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